行业动态
安徽省印发“十四五”制造业高质量发展(制造强省建设)规划
近日,《安徽省“十四五”制造业高质量发展(制造强省建设)规划》印发。《规划》坚持“制造为基、创新驱动、数字赋能、企业为本、品质引领、融合共进”6个原则,统筹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等10大工程,力争到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定在30%左右。分为6个部分内容,共32个专栏。
第一部分
“十三五”时期制造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效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.1%、居全国第3位,202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居全国第10位,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居全国第7位、中部第1位。从产业发展、创新能力、制造模式、企业梯队、供给质量等方面进行总结回顾,以附表形式对“十三五”期间制造强省建设主要成效进行归纳。
第二部分
制造业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。主要从国际秩序和治理规则不确定不稳定性持续增强,技术进步和数字赋能推动产业发展加速迭代演进,战略叠加和战略定位为制造强省建设提供难得历史机遇三个方面,阐述我省制造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。
第三部分
指导思想、发展原则及发展目标。
(一)指导思想。坚定不移深入推进制造强省建设,推动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,坚持高端引领、龙头带动,以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、产业链现代化为着力点,以提升制造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,坚持系统观念,强化市场逻辑、资本力量、平台思维,坚持制造为基、创新驱动、数字赋能、企业为本、品质引领、融合共进,统筹推进协同创新、基础再造、产业链升级、集群培育、数字转型、绿色制造、企业培育、技术改造、品质提升、融合发展十大工程,为打造“三地一区”、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。
(二)发展原则。坚持“制造为基、创新驱动、数字赋能、企业为本、品质引领、融合共进”六个原则。
(三)发展目标。包括综合实力,创新能力,数字转型,绿色制造,企业培育等五个方面的目标,以专栏的形式对主要指标进行归纳细化。
第四部分
重点领域。
围绕“新兴优势、基础支柱、特色先导”3大产业领域,力争到2025年,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汽车及零部件、装备制造、新材料等4个产业实现大幅跨越,为万亿级产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,形成10个左右千亿级以上产业,若干个百亿级接续产业。列19个专栏分别提出产业发展方向、发展路径、集群培育等。 (一)发展壮大新兴优势产业。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,把新兴产业培育成优势产业,推动新兴产业成为增长的主动能、产业的新支柱。打造集成电路、新型显示、人工智能及软件、智能家电(居)、新能源汽车、机器人、光伏、智能终端等优势产业。 (二)转型升级基础支柱产业。加快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材料、新设备应用。推动特种钢和精品钢材、优质有色金属、绿色和精细化工、节能新型建材、高端装备、现代时尚轻纺、健康食品等产业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投入,用工业互联网和数字化手段进行智能化、绿色化、服务化改造。 (三)积极布局特色先导产业。发挥资源、技术、人才、市场、区位优势,推动科技创新势能转化为经济发展动能,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、壮大特色产业、布局未来产业。谋划布局特色新材料、航空航天装备、医药及医疗器械、量子信息、先进核能、类脑智能等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特色先导产业。 第五部分
重点任务。
坚持“培育+引进”“龙头+配套”“科创+产业”“数字+制造”“品质+品牌”“集约+循环”“基地+基金”,系统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、产业基础再造、产业链升级、先进制造业特色集群培育、数字化转型、绿色制造、优质企业培育、技术改造、品质提升、融合发展等10大工程。设12个专栏。
第六部分
保障措施。
包括8个方面:一是深化改革创新,二是强化开放合作,三是加强要素保障,四是强化人才支撑,五是加强财税金融支持,六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,七是优化营商环境,八是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。总体上是健全支持发展先进制造业、振兴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。保持政策体系的稳定,形成全省上下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合力。形成规划引导—工程推进—政策扶持的系统推进机制,为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提供坚实保障。
丨来源:安徽省人民政府网
热点信息
-
近日,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创新迭代推出《2024年优化制造业营商环境若干举措》(以下简称《若干举措》...
-
安徽省“守合同重信用”企业公示活动,由原“重合同守信用”活动更名而来,是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开展的,旨在...